方案名稱:國文課分組教學實驗
理念:我只是一個想把課上得有趣的國文老師,國文課不只是學字詞與成語,更重要的是要與文章對話,與作者對話,把在國文課領略到的各種人生道理涵養在自己的生命中。我用這樣的想法,來設計我的國文課,真心希望學生可以從中習得面對瞬息萬變未來的能力。
上課內容:
(一)教材:南一書局出版,國文第五冊、第六冊
(二)補充材料:圓鈴老師的閱讀加油站網站、南一提問策略講義
(三)測驗卷:南一C卷,通常當作課後作業,抽空檢討。
(四)講義:無固定使用之講義,多半針對課程需求上網搜尋。
方法和策略:
這一年來,每一個的上課流程為:
(一)前一週發下預習單
(二)作者介紹
(三)不特別進行題解教學,因為一講解題解,往後許多上課中的問題與討論會限制住學生的思考。我希望學生是在讀完文章後,歸納出題解揭示的重點。
(四)誦讀課文
(五)課文深究(搭配課前預習單進行)
(六)讀後引導與討論(檢視學生學習成效)
(七)檢討應用練習、習作、有時抽選幾個解釋當作小考
(八)檢討測驗卷
評量:
(一)課前預習單
(二)讀後討論
(三)習作書寫
(四)小考
實施國文課程改革方案的成效與困難:
成效1:大部分的學生熱衷討論與解決問題,培養主動思考的能力。
成效2:提供學生在公開場合練習正式發表的機會,雖然還不熟練,但有練習機會總是好的。
成效3:學習分工合作,相互聆聽與歸納重點的能力。
困難1:班級秩序的掌控。
困難2:聆聽發表的態度不易培養。
困難3:整理相關教學資料。
如果要推廣,會是什麼樣子?
最近很流行開放教室,目前由中山女高張輝誠老師發起,學思達教學平台已有許多老師進行分組教學,並把自己使用的講義放上網,減少大家製作講義的時間,能更專注於設計出好的教學方式,目前隨時開放教室的老師仍不多,以後會是一個努力的方向。
我所使用的方式我認為是簡便的,都以課本為主要素材,盡量在原來規劃的授課時數中結束,作業設計如果是學生能自行完成,就無須把課堂的時間浪費在大家都會的事情上,課堂上應該要多些互動與討論,以期激盪出更多元的想法。
討論的過程也許會有失控,但老師要有信心,要包容學生的學習過程,要能忍耐同事們質疑的眼光,相信自己的選擇與能力。當遇到挫折時,尋找同類教師進行內心強化也是很必要的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